【编者按】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进一步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tt备用网址于2024年11月—12月举办了第四届“课程思政”大赛暨第五届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共有22位教师(团队)及2个组织单位获奖。为展现获奖教师及单位在教育教学中锐意进取、积极创新的精神面貌,了解他们获奖背后的故事,倾听他们的收获与心声,学校策划推出【水院师说】专题栏目,现将第七期经验交流摘登如下:
交通工程系:抢抓建设“交通强国”发展机遇,奋力谱写应用型人才培养新篇章
自学校举办第一届大赛以来,交通工程系积极营造参赛氛围,组织各专业组建课程团队,认真研读比赛规则,开展国内外教学创新案例研究,邀请获奖教师分享参赛经验,组织系选拔赛预演等。为做好本次大赛推荐工作,在各教研室选拔的基础上,交通工程系组织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对申报材料进行评审,提出修改意见,针对说课环节,给予细致入微的指导。
交通工程系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打造具有交通特色的“大思政课”体系。一是深挖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实现思政教育与专业课程的同向同行。二是拓展思政教育的时空范围,将思政课堂从教室延伸到实验室、实习基地和社会实践中。三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打造一支专兼结合、素质优良的 “大思政课” 教师队伍。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交通工程系将紧抓国家“十五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带来的发展机遇,立足“交通强国”战略,不断提升办学水平,进一步彰显交通办学特色。
一、坚持应用型、地方性、行业性办学定位,构建“专业共商、人才共育、资源共建、师资共培、产研共促”校企协同育人模式
(一)专业共商,行业专家深度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
建立交通工程系专业建设委员会,聘请资深行业企业专家深度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与制定, 通过重组人才培养结构和课程体系, 将行业先进技术和企业经典案例融入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多个环节,实现专业链与产业链、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
(二)人才共育,行业专家承担教学任务
引进企业专家进课堂、进实验室,校内教师与企业专家组成课程团队,推进任务式、项目式、案例式教学改革,为学生带来行业前沿动态和真实工程案例。将提高毕业设计质量作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抓手,丰富选题方向,深化设计深度,进一步提高在生产实践中完成的比例,推广企业外聘教师毕业设计、毕业实习一体融合指导模式。
(三)资源共建,优化办学条件
紧跟行业创新链条的动态发展,加快课程教学内容迭代,引导行业企业深度参与教材编制和课程建设。打造一批校企合作课程,建设10门左右项目化教学示范课,10门左右案例集,10门左右校本讲义(教材)。拓展优质实践教学资源,扩大实践教学基地数量,提高合作质量,着力打造沧州交通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综合性实践教学基地,与坝道工程医院等国内知名“产科教融合”共享平台开展合作交流。
(四)师资共培,提高教师实践能力
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鼓励教师考取各类行业执业资格证书,完善青年教师生产实践校内、校外双导师沟通评价模式,选派一批青年教师到合作企业参加生产锻炼,让青年教师在实践中发现和研究专业问题,更新理论知识,提升实践教学能力,培育一批教学名师和业务骨干。
(五)产研共促,增强对外服务能力
主动对接河北省交通厅、沧州市住建局、沧州市城管局、沧州市公路学会、沧州市造价协会、沧州市无人机协会等行业主管单位,积极参与地方行业发展,依托河北省岩土工程安全与变形控制重点实验室、河北省高校交通基础设施数智化应用技术研发中心等科研平台优势,校政企联合开展标准编制、技术攻关,围绕智慧交通、智能建造、结构健康监测、低空经济等领域开展协同创新。
二、坚持新工科、工程教育认证目标导向,优化课程体系,推动专业转型升级
精准对接产业变革,推动专业课程与信息技术、地理空间信息科学、人工智能、数据科学等前沿学科的交叉融合,开发一批以智慧交通、智能建造、低空经济场景应用、交通大数据统计与分析等为代表的学科交叉课程。
全面梳理、整合交通工程系道路岩土类、交通运输类、管理科学类三大专业群实践教学环节,强化实践育人在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地位,提高实践教学学分比例,探索设置3个月以上实习实践环节,探索打通校内实训与企业真实项目任务学分置换,解决实践教学内容碎片化、任务设置与实际脱节等问题,构建一个目标、两种能力、三个层级、四个平台、六个模块的“一二三四六”应用型实践教学模式,形成贯穿学生学习全过程的“递进开放式”三级能力培养实践教学体系,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更新教学理念,持续推进教学方法改革
教育全系教职工紧紧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持续躬耕课程思政建设,发挥基层党组织在课程思政教学中的示范引领作用,营造“课程门门有思政,教师人人讲育人”的氛围,构建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交通强国的重要论述为核心,一带一路、大运河水运文化、工匠精神等具有交通印记的课程思政体系。
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走深走实,开展启发式、探究式、参与式、合作式教学方式改革,开展BOPPPS、翻转课堂等教学方法的研究与推广。推动教学方法信息技术、数字化转型,开展知识图谱、数字化课程、数字教材、虚拟仿真、人工智能等新型教学辅助工具研究,突出学生自我导向、兴趣导向学习,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重构,建成6-8门示范性课程。
四、坚持德为先,构建青年教师培育体系
培育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持续开展“青蓝工程”“每师一课”“青椒沙龙”“交通工程系新入职教师培训班”“交通工程系教学能力大赛”等特色活动,遴选一批骨干教师到国内高水平大学开展进修交流,鼓励青年教师读博深造,组织一批青年教师到企业开展生产实践,全面提高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
下一步,交通工程系将以更高的站位、更宽的视野、更大的担当,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和行业发展目标,深化改革,创新发展,为培养高质量应用型人才而奋斗。
(供稿单位:党委宣传部、党委教师工作部)